Thursday, March 26, 2009

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

什麼是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
類風濕性關節炎乃是一種關節疾病,其症狀為患者會在關節感到疼痛、腫以及僵硬感。通常患者雙側的關節都會受到影響。該疾病通常會一同發生身體的多個關節上,且全身的關節都有可能罹病。通常第一個感受到不舒服的關節是手部、脕關節以及膝關節,而後可能連您的髖關節、肩關節都可能出現疼痛的現象。除了關節上的不適之症狀外,患者通常也會合併疲倦、病態感、胃口不佳、雙手呈現較以往紅腫的顏色,有時甚至會出現發燒的現象。
對於患病的時間及情況則因人而異,有些人在幾個月內就會痊癒且關節未受到任何損害,而有些人則需要花數年的時間。相對的,有些人的症狀則呈現起伏的狀態,有時好(緩解期),有時壞(加重期)。另外一類較嚴重的患者則可能終其一生或者數年被該疾病纏身,且導致嚴重的關節變形。

誰會得類風濕性關節炎?
性別:任何人都有可能,不過女性患者有2~3倍的較男性高的罹病率。
年齡:通常從中年開始就有可能患病(25~50歲),但是以老年人最常見。不過,年輕人以及小孩也有患病的可能。
抽菸者也會較容易得。
家族病史者。

什麼造成類風濕性關節炎?
其實目前依然無法確切的得知造成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原因是什麼,但是可以得知的是患有該疾病的患者其免疫系統會攻擊自身的身體組織。目前對於其成因依然在研究階段,不過,依目前的研究指出,可能造成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原因包括,基因遺傳環境以及賀爾蒙

如何診斷?
可以找自己的家庭醫師或者類風濕免疫科醫師。當您有關節、肌肉以及骨頭的問題時,可以向風濕免疫科專科醫師尋求協助,不過,大家必須知道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並不容易,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原因:
  1. 該疾病無法由單一檢查得知該診斷。
  2. 您的症狀也可能是其他關節疾病所引起之症狀。(退化性關節炎也會有關節痠痛、僵硬以及關節腫脹的現象。)
  3. 整個疾病的病徵可能需要長時間發展才會出現。(例如嚴重的關節變形)

因此,醫師會經由您的病史、理學檢查、x光以及生化檢查(如:抽血)之結果來獲得診斷。

類風濕性關節炎四階段
第一階段:關節腫脹、僵硬以及疼痛
第二階段:持續發炎所引起的關節疼痛以及關節傷害
第三階段:在關節處的發炎以及傷害造成該關節的功能受到限制
第四階段:永久的關節傷害以及變形而造成功能失常

主要治療目標

  • 減輕疼痛
  • 降低腫脹的程度
  • 減緩或者降低對關節的損害(例如:不再從事對於關節具有高衝擊的運動,像是慢跑)
  • 雖然具有關節疼痛的狀況,別忘了還是要有適度的運動,可以從事如伸展運動,適度的肌力訓練以及和緩的有氧運動。

主要治療的方式

改變生活型態

  • 在休息以及活動之間保持平衡: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就不代表不可以再從事任何的運動,適度的運動還是必要的唷!適合的運動包括適度的伸展、肌力訓練以及心肺耐力的訓練。

  • 好好的照顧您的關節 : 從日常生活中不過度重複使用單一關節 (例如長時間過度使用剪刀,導致您的大拇指關節疼痛),到選擇穿戴適合的謢具都是照顧的方式。

  • 保持愉悅的心情,不要有太大的壓力。

  • 健康正常的飲食:除了飲食清淡外,捨取足夠的纖維,低油、低鹽、低糖都是需要注意的。別忘了,體重過重對自己的關節也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唷!

藥物治療

大多數的患者都會服藥,醫師會依據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疾病嚴重的程度、服藥的時間長短、藥物對該患者作用的情形以及可能的相關副作用等依據來開立處方,藥物主要是用來減低疼痛,降低腫脹的情況以及避免病情更加的惡化。

針對疼痛主要使用抗發炎藥物,像是阿斯匹靈或者非固醇類的抗發炎止痛藥物(NSAIDs)。除此之外,由於該疾病會呈現免疫系統失去控制的現象,因此醫師也可能開立針對控制免疫系統的藥物,主要乃希望降低自體免疫系統對您身體的攻擊。若是您單純的只有少數關節出現疼痛以及腫脹的現象時,醫師也可能開立類固醇藥物,以解決腫痛的現象,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類固醇並不適合長期服用,因為食用期越長(數月或數年)其有效的作用會降低;除此之外,其副作用包括容易瘀青、骨密度降低、白內障以及糖尿病。另一種可能使用的要務稱為抗類風濕性藥物(Antirheumatic),若在疾病早期使用該藥物的話可降低疾病對於您關節的傷害,不過該藥物藥效作用較緩慢,通常需要服用幾個星期之後才會感受到改善,除此之外,在服用該藥物之前,醫師可能會先對您做抽血檢查以了解該藥物是否適合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抗類風濕性個藥物並不適合孕婦使用,因此在使用此藥物之前,醫師可能會先與您討論您目前是否有懷孕的打算。


外科手術


通常需要開刀的狀況主要是針對關節嚴重變形患者,開刀的目的在於減輕疼痛以及使關節可以做較好的運用以減低日常生活中的不便。

定期回診

主要目的在於了解整體病況之改變和藥物以及其副作用的作用情形,以判斷是否需要改變治療策略。

其他治療方式

特殊的食療以及其他相關的治療(例如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等)也常合併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計畫當中。除此之外,其他用來減低生活壓力幫助放鬆的治療也會合併在整體治療之中。
不過,在採取其他治療之前建議先與您的醫師做諮詢。

參考資料:
1. 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
2. National Institute of Arthritis and Musculoskeletal and Skin Diseases

Sunday, June 8, 2008

連肌肉男都無法免疫的『肌肉延遲酸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D.O.M.S)


定義
通常發生在運動後24~48小時內的肌肉酸痛,疼痛的情況通常是整片區域的廣泛性疼痛。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無論你是強壯的肌肉猛男或是肉雞一隻,只要從事新的運動項目,且超越平日該肌肉可負荷的運動量就可能會出現該現象。因此,當您從事新的運動前一定要有心理準備,明天一覺起來迎接你的可能是酸痛的肌肉。
該肌肉酸痛是一個為了讓你的肌肉在酸痛退去後,更進一步增進肌力而適應新活動的自然現象,酸痛的情況約在運動後24~48小時內最為嚴重,約在48小時候會慢慢的減緩。
肌肉延遲酸痛和肌肉拉傷的差異點是,肌肉拉傷會在活動的當下於肌肉出現急劇的疼痛,且是位在一特定明確的的位置上。


形成原因
在運動訓練的過程當中,肌肉纖維多多少少都會受到微傷害(microscopic tearing),因此會出現有在訓練後延遲酸痛的現象。肌纖維的微傷害嚴重度跟運動的強度、運動時間長短以及你所從事的運動型態有關係。只要是從事你所不熟的動作都有可能引起延遲肌肉酸痛的現象,但是離心肌肉收縮方式(肌肉收縮的方向跟動作的方向相反…這是肌動學…我不知道我這樣解釋大家聽不聽的懂!但是…舉例來說,他就是我叫大家做推蹬運動時『慢慢回』時股四頭肌收縮的方式。)
除了肌肉的些微傷害外,肌肉的腫脹也可能會引起痠痛的現象。


發生了,該怎麼辦?
簡單的說,並沒有特殊的方式可以治療這運動後的酸痛。嚴格來說,至今對於延遲肌肉酸痛的形成原因以及治療方式還是無一定論。過去大家最常使用的方式大多是使用伸展運動,但是經過澳洲學者們在2007年的研究指出,伸展並不是一個有效治療延遲肌肉痠痛的方式。所以嚕!以下有幾個常見的方式,大家都自己試試哪一個對自己有效就用那個吧!
1. 等待…3~7天後他就會自己好了…(我知道,這有點瞎~~~但是,這是事實。)
2. 避免任何『激烈』會引起疼痛的活動。
3. 使用動態恢復技巧(active recovery technique)。使用一些低衝擊的有氧運動來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可降低酸痛感。
4. 使用PRICE方式來處理(把它當作急性運動傷害的意思)。
5. 伸展運動。雖然目前研究報導指出該方法並不是一個可以減低疼痛的方式,但是依然有人覺得在伸展運動後獲得緩解,所以…姑且一試嚕!
6. 溫柔的按摩。研究發現,按摩該處肌肉可有效的降低酸痛約30%,且可降低腫脹。
7. 可以使用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顧名思義,可以止痛,但是他並不會加速肌肉的瘉合!
如果你的疼痛持續七天以上,請記得要去諮詢醫生唷!


預防,勝於治療
1. 暖身運動以及緩和運動必須確實的執行。
2. 緩和運動搭配上適度的伸展。
3. 10%定律。每當從事一個新的運動時,記得每週調整的強度以及時間不可超過10%。

Friday, May 30, 2008

腳上演的藍色蜘蛛網--靜脈曲張(Varicose Veins)


Ankle flare A crown of dilated venules about the medial ankle, known as ankle flare; this is one of the first signs of venous insufficiency. (White GM, Cox NH, eds. Diseases of the Skin: a Color Atlas and Text, 2nd edn. Philadelphia: Elsevier Inc., 2006, p312.)
  • 簡介
    人體的靜脈者要分成三種,深層靜脈(負責收集靜脈血回心臟)、淺層靜脈(負責收集表淺血液)以及負責連接深層和淺層靜脈間的穿透靜脈。靜脈內的瓣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血流,因此若是這些瓣膜的功能出現缺陷,靜脈血的流動會出現問題,呈現堆積的現象,使靜脈成為一個堆積充滿代謝物質的『垃圾袋』,撑越久就越來越大,最後便形成為俗稱的『浮腳筋』。
    患者除了會發現自己的肢體上出現像蜘蛛網般的血絲外,甚至匯觀察到宛如藍色小精靈般的突起物。通常一般的靜脈曲張並不會引起任何的不適,但是若是該凸起管徑大於5mm,患者可能會在該區域感到癢、燒以及疼痛感。這樣不適的感覺通常會在長時間久站之後更為明顯。若是不加以治療,可能會更加引起下肢腫脹的情形出現,嚴重的話,可能會引起皮膚的潰瘍、出血以及血栓靜脈炎。
  • 形成原因
    A. 自發性:最常見的狀況都是自發性的。
    B. 先天性:位在連接深層靜脈(高壓力)和表層靜脈(低壓力)間的穿透靜脈內的瓣膜有先天缺陷所造成。
    C. 懷孕:婦女懷孕的過程中或者懷孕後有可能出現靜脈曲張的狀況。主要乃是因為在懷孕時的荷爾蒙以及血壓變異所造成。
     D. 發生在深層靜脈的血栓靜脈炎
  • 流病資料
    是最常見的血管疾病,且隨年紀增長越容易罹患,且以女性較男性容易有肢體的靜脈曲張問題。某些特殊疾病的患者也容易有靜脈曲張的問題。
    A. 發生率
    女性人口中,每年約25%的人會有此疾病;男性人口中約有20%的人會罹病。隨著年紀增長,女性患者數會由25%成長至41%,男性則由20%成長至26%。
    B. 發生頻率:有28%的女性因為懷孕的關係而有靜脈曲張的問題,其危險因子包括有高齡懷孕、家族以及過去具有靜脈曲張病史以及多胞胎。
  • 症狀
    通常都沒有特殊的症狀,頂多是在美觀上受到影響。但是較為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鈍痛、癢以及下肢垂重感。當長時間久站、因衣著使骨盆帶受到束縛以及天氣較熱時也會使以上症狀加劇。
  • 徵兆
    除了表面上的藍色突起蜘蛛網狀血管外,也可能伴隨有下肢腫脹以及皮膚色素沉澱,嚴重者甚至會有皮膚潰瘍。觸診時可感受到該處血管質地較為堅硬。

  • 治療方式
    目標:增進美觀,減低患者腫脹、疼痛以及灼熱感,並預防更多的靜脈曲張以及皮膚潰瘍出現。
  • A. 保守性療法
    1. 穿著加壓的彈性襪(第一線的治療):當穿戴彈性襪時,需要加上抬腿運動以及體重控制,可有效減輕疼痛感。若是有潰瘍的患者,彈性襪的穿戴也可以促進傷口的瘉合 (Level A Evidence)。
    2. 抬腿運動:平躺時高舉腿超過胸部,可增加氧氣交換以及增加血液回流。
    3. 減重:利用減重減低下肢的壓力。
    B. 外科手術
    1. 結紮剝離術(ligation & stripping procedure):將這條逆流的大靜脈上端綁起來再把末端透過皮膚很多傷口抽出體表,是較傳統的方式。
    2. RFGSV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greater saphenous vein) Closure :在足踝開一個針頭大小的孔,將一根導管經由小孔穿入病人腿靜脈內需去除的部份,然後用繃帶包紮腿部,將靜脈中的血全部擠走。整個過程醫生一會直用超音波掃描器觀察。接著是經由導管前端輸出電流,並加熱,利用高溫血管膠原的收縮並分解,使靜脈萎縮。由於傷口小,因此減低了手術發炎的機率,通常在術後48小時可復原。
    3. 內視鏡:移除表淺的靜脈曲張,成效亦傑出,但是對於深層靜脈問題,仍有待證實。
    4. 注射:硬化注射治療(Sclerotherapy)。把高濃度食鹽水或是硬化劑注射到靜脈曲張的血管中,使得管壁腫脹後貼在一起,而後關閉。

  • 預後
    靜脈曲張是一個慢性的疾病,通常經過治療並無法有效的預防新的靜脈曲張形成。生活型態的改善,例如減重以及避免穿著過於緊的衣服都可有效的預防,然而已經存在的蜘蛛網…不好意思,他還是會一直跟著你的。
    然而,在疾病發生的早期記得就要積極的介入處理,改善自己的生活型態,否則拖久了不只會出現疼痛,更嚴重的皮膚潰爛可能會引起感染等問題。

  • 預防勝於治療
    1. 保持標準的體重,避免給自己的雙腳太大的壓力!
    2. 維持適當的運動習慣,可以維持血液循環於良好的狀態唷!
    3. 工作需要久站嗎?除了可以穿戴彈性襪外,別忘了要適時的動一動唷!

彈性襪

彈性襪是有壓力的差別的,主要分為1~4級,患有靜脈曲張的患者一般適合壓力1~2級的彈性襪。
彈性襪的壓力:

一雙彈性襪是有壓力梯度的,其梯度由踝關節到大腿呈現遞減的趨勢,因此在腳的每個區域提

供適當的壓力。
穿戴方式:

一般來說,其穿戴的方式應該是在一早還為離開床時就穿戴好(可以把它當作賴床的一部

份?!),直到晚上需要就寢或洗澡時再脫下來。穿戴彈性襪的療效和患者的配合度有直接的關

係,因此,若要採取這個方式作為治療的患者們,記得別偷懶唷!
大家都可以穿嗎?
但是彈性襪並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適合穿戴的,患有動脈血管疾病的患者就不適合穿戴彈性襪作為治療的方式。

Monday, May 26, 2008

關於『抽筋』

什麼是抽筋
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縮現象,造成肌肉僵硬疼痛。

什麼人容易抽筋?
依年齡層:
16~18歲青少年:約為百分之七的青少年在過去的一年中有經歷腳抽筋的現象。主要乃是因為青春期少年鈣質補充相對不足所引起。
45歲以上:每七人就有一人曾經有腳抽筋的經驗
65歲以上老人:高達一半的人有過腳抽筋的經驗。當老年人出現抽筋的現象時,除了考量受涼以及鈣質補充不足外,也要注意檢查是否由動脈硬化引起。由於當動脈發生硬化時,腿部血液循環會受到阻礙不順,血液供應減少,進而造成代謝產物不能被及時帶走,當這些代謝產物達到一定濃度時,會刺激肌肉收縮,引起疼痛抽筋。
依性別分:
女性比男性多
疾病分:
患有周邊血管病變、糖尿病、粥狀血管病變(Atherosclerosis) 、坐骨神經痛、關節炎患者以及服用利尿劑的患者比較容易有該現象。

造成抽筋的原因
1.局部循環不良,周邊血管病變或腳部靜脈曲張。
2.環境溫度突然改變。
當身體的體溫和外界的溫度,相差7℃以上,而且突然接觸時,就會發生的抽筋。
3.由於情緒過度緊張而過度換氣,造成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太低所造成。
4.水分和鹽分流失過多,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
主要是因為『缺鈉』所引起。 容易造成體內鉀鈉不平衡,而引起抽筋的現象。人體是生化作用,鉀的
作用是使肌肉收縮,而鈉是放鬆。如果缺鈉的平衡,肌肉就只有收縮嚕。

5.飲食中的礦物質(如鎂、鈣、鈉以及鉀)含量不足。
6.某些慢性疾病、孕婦的抽筋發生率也會提高。
7.甲狀腺過低、尿毒症或其他身體疾病。
8.運動神經元疾病,脊髓神經根病變或周邊神經病變。
9.某些降血壓及降血脂等藥物也可能會引起腳抽筋。
10.不知名的原因。

如何預防抽筋找上門
運動計畫:
1.增加自己的體適能,培養運動習慣。
2.將適度的伸展運動加入自己的運動計畫當中。
3.運動前的暖身以及緩和必須確實。
4.運動當中、前以及後,補充水份之同時,能補充鈉(鹽份)以及電解水,使體內鉀鈉平衡。飲用運動飲料,能 同時補充鈉及電解水之外,又能讓胃腸的迅速吸收水份,減輕胃腸的重量負擔。 (吃水果沾鹽,不但更好吃之外,還有平衡鉀的作用。...但是有高血壓以及想減肥的人要注意,鈉的攝取需要控制)
5.晚上睡覺時易抽筋者,在睡覺前在易抽筋的部位作伸展運動;或者注意睡覺時兩小腿保暖。
生活改造:
1.平常堆自己好一點,給自己的肌肉來點馬殺雞。
2.穿著合腳的鞋子,愛美的美眉們不要太長穿高跟鞋唷!
飲食配合:
1.礦物質的均衡,包括納、鉀、鎂以及鈣。

當抽筋發生時的自救法
通常,抽筋會在幾秒鐘到10分鐘內消失。除了靜靜的等待時間以及疼痛流逝外,你可以做的自救法有以下幾項:
1.保持休息姿勢後『緩緩的』伸展抽筋的肌群(請不要來回的彈),並加上輕柔的按摩於該肌肉上。
2.為了不讓疼痛一直無限上升,可以使用冰敷的方式。(記住冰的時候不是整個冰就給他放上上去,除非這個人跟你有仇...一定要用個毛巾隔著皮膚,不然這個人其他的地方可能也會抽筋唷~~~)

Chapter One--Introduction

故事的緣由是這樣的,最近為了自己的碩論瘋狂的在短時間內接觸了90位患者,大家除了問我有關於髕股關節疼痛的問題外,也問了很多其他的問題。有些時候,說真的...回答的還真沒把握!:P 所以嚕!增設這一個物理治療小網站,大家可以上來問問題,討論一下,交流資訊嚕!